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實施職業教育三年攻堅計劃的決定》(川府發〔2008〕14號),結合《達州市職業教育“十一五”發展規劃》和災后成都教育重建規劃,現就我市組織實施職業教育三年攻堅計劃作出如下決定。
一、攻堅思路
統籌城鄉職業教育資源,堅持科學協調發展,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產業為依托,推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校企合作”模式,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激發辦學活力,創新培養模式,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滿足人民群眾終身學習需要,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西部技能型人才培養高地。強化實訓基地建設,打造標志示范學校,建設縣級職教中心,推進職業教育集團發展;實施校企合作,推進產學研結合;優化專業結構,創新辦學機制;擴大招生規模,豐富辦學層次;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實現中等、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二、攻堅原則
?。ㄒ唬┱鲗?、以縣為主原則。實行分級管理、以縣為主、政府統籌的攻堅管理體制。進一步強化縣級政府為當地學生提供中等職業教育的責任。
?。ǘ┵Y源整合、多方參與原則。充分發揮行業、企業、產業園區、高等院校作用,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模式,積極支持和引導市場主體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
?。ㄈ┙y籌規劃、分類指導原則。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圍繞達州經濟社會需求、產業需求、區域需求,明確攻堅重點和人才培養方向。
?。ㄋ模┓债a業、促進就業原則。圍繞“兩樞紐、三中心、四基地”城市發展和產業發展定位,加快培養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領域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攻堅目標
?。ㄒ唬崿F高中階段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全市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招生比例達到5.8∶4.2,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規模達到28.6萬人。
?。ǘ崿F城鄉學生接受職業教育應學盡學。進一步完善“幫困助學”體系,實施就讀急需緊缺專業獎勵政策,保證有就讀意愿的學生均能接受中等職業教育。逐步實現農村學生免費接受中等職業教育。
?。ㄈ崿F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全市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到教育部頒發的《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的要求。
?。ㄋ模崿F教師隊伍素質顯著提升。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師生比達到教育部的要求,教師學歷達標率在90%以上,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達60%以上,兼職教師占專業課教師比例達到20%左右。
?。ㄎ澹崿F學生高水平高質量就業。畢業生“雙證”率達到80%以上,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80%以上的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
?。崿F城鄉居民素質普遍提高。全市農村勞動力年培訓面達到35%以上,累計完成“兩后”培訓20萬人,培養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結合居民需求,大力開展社區教育。
四、攻堅任務
?。ㄒ唬┐罅ν七M素質教育,形成適應統籌城鄉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育人為本,突出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從義務教育階段起,探索實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成長的道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同時,具有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組織職業院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增長學生的社會經驗和就業能力,鼓勵學生自主創業。以專業為紐帶,建設職業教育集團,以集團為載體,建構“一年在鄉學基礎,二年進城學技術,三年進廠準就業”、“一年學基礎知識,一年學職業技能,一年頂崗實習”的協作培養、分段培養新模式,實現“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城鄉一體”的發展目標,促進城鄉中等職業教育共同發展。
?。ǘ┬纬蓞^域特色鮮明、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職業教育專業體系。建立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促進職業教育與行業、產業有效對接。以專業為紐帶,組建一批院校與行業、院校與企業、院校與院校合作的職業教育集團。鼓勵中心城區重點培養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急需人才,近郊區、縣重點培養電子信息、機械建筑、化工醫藥等領域人才,遠郊市、縣重點培養現代農業、文化旅游和食品加工等領域人才。
?。ㄈ┙⒔∪械雀叩嚷殬I教育有效銜接、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聯動發展的終身教育體系。以適應和滿足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以達州農業科技職業學院、、達州職業技術學院、達州廣播電視大學為龍頭,中等職業學校為骨干,大力發展農村成人教育、社區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滿足市民學歷提升和更新知識、休閑娛樂、資格認證、職業技能等非學歷教育培訓需求。
?。ㄋ模┙⒔∪殬I院校自我運作、自主發展的運行體系。完善學校法人制度,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建立職業教育靈活開放的人事聘任制度,探索有利于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激勵機制。市教育和勞動保障部門要密切配合,幫助職業院校提高辦學質量,引導院校加強國內和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知名企業開展合作培養,建立政府引導、院校主動、行業中介、企業參與的“四位一體”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同時充分調動社會資源,鼓勵社會辦學,引入有實力、高水平的市外職業教育院校。
?。ㄎ澹┩晟聘采w城鄉的職業教育資助體系。以政府為主導,在落實國家助學金的基礎上,實施成都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費補助”政策。健全教育資助體系,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收學費并給予生活補助。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學費收入的5%用于對貧困學生的資助。落實學生頂崗實習制度,保證學生在實習期間獲得合理的報酬。
?。┙⒐芾硐冗M、運轉高效的職業教育服務體系。加強職業教育研究隊伍建設,為職業教育科學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搭建職業教育信息交流、資源共享、遠程教育為主體功能的信息網絡,促進管理手段和教學手段的轉變。構建電子學籍管理系統、基礎信息管理系統、遠程共享教學系統、公共服務信息系統、畢業生就業公告系統,建立職業院校學生就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推動公共實訓基地、示范性院校和縣級職教中心率先完成信息化建設。
五、攻堅重點
?。ㄒ唬﹪@培養高技能型人才需求,實施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工程。完善職業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市級公共實訓基地和企業內實訓基地三級網絡,保證學生實習實訓工位滿足教學需要。至少20個實訓基地進入省級重點建設的100個實訓基地行列。圍繞我市重大產業發展,結合專業建設,建立市級服務性、開放性、生產性公共實訓基地6個。市屬高等職業學院的實訓基地,要面向遠郊的中等職業學校,保證每年提供滿足500名以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訓1年的工位。加強校企合作,每年由市國資委、市經委指導并引進不少于1家規模以上企業與我市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合作。
?。ǘ﹪@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實施示范性職業院校建設工程。集聚優勢、重點建設、重點投入,著重扶持和建設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空間大、專業特色鮮明、培養模式新穎的職業院校,建成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6—8所,具有標志性的國家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3—5所,示范性高等職業學院1—2所,在溫江區建成1個職業教育園區,構建我市技能型人才培養高地。
?。ㄈ﹪@成都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和重大項目建設,實施重點專業建設工程。在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完善專業評審制度,統籌專業設置,調整專業結構,孵化新興專業,形成特色專業,培育一批辦學模式靈活、教學管理規范、發展前景廣闊、社會聲譽良好的重點專業,打造一批省內一流、國內領先的精品專業。根據全市重大產業發展的需要設置和調整專業,以工位數量確定專業招生計劃,嚴格學籍管理,調控專業辦學規模,定期開展專業指導和評估,引導職業院??茖W合理地設置專業。
?。ㄋ模﹪@服務縣域經濟發展,實施縣級職教中心建設工程。整合縣域內教育、勞動、農業等職業教育培訓資源,各區(市)縣分別建成1所符合標準的縣級職教中心,成為服務本區域的以職業學歷教育為主,具備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等功能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至少10個縣級職教中心進入省級重點建設的120個縣級職教中心行列,4—6個縣級職教中心進入全國1000所示范性縣級職教中心行列。
?。ㄎ澹﹪@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實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工程。推進職業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職業院校特聘教師崗位制度,實施急需緊缺專業兼職教師補助,允許職業院校在20%的編制范圍內空崗外聘專業課教師,并按此核定人頭經費。實施專業教師培訓計劃,落實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暢通專業技術人員擔任職業院校專任教師、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師評聘其他技術職務職稱的渠道。每年表彰一批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授予“成都市職業教育專業技能帶頭人”稱號。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職教集團建設工程。職業教育集團以服務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宗旨,以技能型人才培養為依托,以集團內成員單位共贏為基本目標,充分發揮職業院校、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各自的優勢,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水平。建立由重點中等職業學?;蚋叩嚷殬I學院牽頭,縣級職教中心、遠郊縣市職業學校、民辦學校及企事業單位參與,以專業為紐帶,以校企合作為重點,以提高學生培養質量為目的,優勢互補的職業教育發展新機制。
六、攻堅保障
?。ㄒ唬┘訌娬y籌領導。進一步完善市、區(市)縣兩級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強化聯席會議在職教攻堅工作中的職能,建立由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職能處室主要負責人參加的聯絡員會議制度。
各區(市)縣政府是當地職教攻堅工作的責任主體,區(市)縣政府主要負責人是職教攻堅的第一責任人。市政府將與區(市)縣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把職教攻堅任務納入政府工作目標管理,作為對區(市)縣政府領導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對未完成攻堅任務的區(市)縣,要追究政府主要領導責任。
?。ǘ┟鞔_市級有關部門責任。
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導團辦公室):負責全市職教攻堅的組織協調,分解目標任務,指導區(市)縣攻堅工作;負責中等職業學生資助工作;牽頭對區(市)縣攻堅工作進行督導、評估、通報、表彰。
市勞動保障局:組織城鄉勞動力培訓工作;在省級及以上重點職業院校建立職業技能鑒定機構。
市財政局:按照確定的職教攻堅的投入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并加強職教攻堅資金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做好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資助工作。
市政府目督辦:將攻堅目標列入對區(市)縣政府和市級相關部門年度工作目標,督促攻堅措施落實,確保攻堅目標如期實現。
市經委:引導規模以上企業與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指導大企業、大集團和工業產業園利用自身優勢開辦職業院校和培訓中心;向職業院校提供在企業內的實訓場所和推薦兼職教師。
市發改委: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會同有關部門編制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規劃。
市人事局:會同有關部門為職業院校聘用專業教師、實訓指導教師并為其職稱評審提供政策保障。
市國土局:加強全市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總體規劃的銜接,合理規劃職業教育發展用地布局和規模,充分預留職業教育發展用地。對確需使用國有建設用地并已安排用地計劃的市級重大職業教育項目,優先依法報征用地,及時辦理用地手續。
市建委:對職業院校教學用房、實訓車間、學生宿舍、學生食堂等建設項目的報建費按相關政策減免,指導區(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有關工作。
市物價局:幫助指導職業院校加強內部收費管理,切實保障價格法規政策貫徹落實,建立價格主管部門與職業院校之間的溝通橋梁,維護職業院校合法的收費權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
市地稅局:貫徹落實國家扶持職業教育發展的有關稅收政策。
市審計局:依法對職教經費的籌措、使用和管理進行審計監督。
市農委:確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對象,指導相關項目培訓。
市總工會:引導企業工會加強對職工的職業技能培訓。
?。ㄈ┙⒍讲橥▓笾贫?。市政府將對區(市)縣三年攻堅工作進行督查驗收和通報,督查驗收標準和辦法另行制訂。對建成且使用效益突出的市級公共實訓基地、通過市級以上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評估的學校、職教攻堅工作成績突出的區(市)縣予以表彰。
?。ㄋ模┍WC職教攻堅經費。到2011年,市本級財政撥款20億元以上專項資金用于實施職教攻堅,各區(市)縣也要安排相應專項資金。從2009年起,市和區(市)縣均要保證城市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費附加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高于30%。職業院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達到沿海先進城市水平。職業院校學費收入用于職教攻堅的比例不低于30%。努力爭取省及國家的經費支持。
?。ㄎ澹┟鞔_職教優惠政策。與職業院校簽訂3年以上校企合作協議的企業支付學生的實習報酬,準予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公辦職業院校舉辦的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的企業按規定免征營業稅。職業院校教學和學生生活用水電氣享受與居民同等價格。
?。┙ㄔO職業教育園區。將溫江職業教育園區項目列為成都市和溫江區重點建設項目,納入溫江區城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依法保障園區建設和發展的建設用地;教育項目建設用地按行政劃撥方式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各項收費按最低收費標準執行。在職業教育園區內,對職業院校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符合西部大開發所得稅優惠條件的職業教育企業,可申請享受企業所得稅減按15%稅率征收。
?。ㄆ撸┕膭钌鐣e極參與。認真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實施條例,鼓勵支持民辦職業教育發展。鼓勵企業及個人投資職業教育,同時享受國家有關優惠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職業教育資助和捐贈,并按規定享受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
?。ò耍┩晟凭蜆I準入制度。制定完善我市就業準入政策,制定相應的上崗標準和職業資格標準。到2011年,省級及以上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和有條件的高等職業院校均要建立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職業院校教學內容能夠覆蓋國家職業資格標準要求的專業,學生技能鑒定可與職業院校教學考核結合起來,不再重復考核。